Python基础知识总结(三)
idle脚本模式注释:alt + 3,解除注释:alt + 4
一、列表(list)
格式:
list_name = ['数据','数据','数据'……]
实例:
>>> name = ['阿宸' ,['方芳','马华腾'],'刘立健']
>>> print(name[1])
['方芳', '马华腾']
>>> print(name[1][1])
马华腾
>>> print(name[1][1][1])
华
1.1 列表元素的增加
append()方法
该方法的新增元素都添加在列表的末尾。
语法格式:
列表名.append(新增数据)
实例:
subject = ['语文','数学']
print(subject)
# 增加科目“英语”
#列表名.append(新增数据)
subject.append("英语")
print(subject)
subject.append("李耀")
print(subject)
extend()方法
该方法的新增元素都添加在列表的末尾。
语法格式:
列表名.extend(新增数据)
实例:
study = ['Java' , 'Python']
print(study)
# C
study.extend("C")
print(study)
append跟extend的区别
append将我们的新增的元素视为一个完整元素进行一个添加,而extend则是将可拆分的元素进行细分之后进行添加
name = ['语文','数学', '张琦' , '杨宝龙']
#1、苏俊澄 , 2、蔡思劼
name.append('苏俊澄')
print(name)
name.extend('蔡思劼')
print(name)
# ['李圣伟','代睿辰']
name.append(['李圣伟','代睿辰'])
print(name)
name.extend(['李圣伟','代睿辰'])
print(name)
insert()方法
可以根据我们的指定位置进行增加
语法格式:
列表名.insert(下标值,新增数据)
实例:
grade = [666 , 650 , 630 ,590]
print(grade)
# 645 一定要按照成绩排名的顺序进行添加
#列表名.insert(下标值,新增数据)
grade.insert(2 , 645)
print(grade)
1.2 列表元素的删除
remove() 方法
当列表中数据重复时,只删除下标值最小的数据
语法格式:
列表名.remove(数据)
实例:
# 645 一定要按照成绩排名的顺序进行添加
#列表名.remove(数据)
grade.remove(590)
print(grade)
pop()方法
语法格式:
列表名.pop(下标)
当下标没有写的话,会默认删除列表的最后一位元素。
实例:
grade = [666 ,650 , 645 , 630 ,590]
print(grade)
#列表名.pop(下标)
grade.pop(2)
print(grade)
grade.pop()
print(grade)
clear ()方法
该方法会将元素全部删除,使其成为一个空列表
语法格式:
列表名.clear()
实例:
grade = [666 ,650 , 645 , 630 ,590]
grade.clear()
print(grade)
del
该函数可以删除一段元素
语法格式:
del 列表名[起始值:终点值]
实例:
del name[:2]
print(name)
del name[::2]
print(name)
del name
print(name)
当del函数后面没有参数的操作,会将整个列表进行删除
1.3 列表元素的修改
列表单个元素的修改
格式:
列表名[下标]= 新元素
实例:
name = ['张琦' , '杨宝龙','阿宸', '李圣伟','代睿辰']
print(name)
#列表名[下标]= 新元素
name[2] = '李耀'
print(name)
列表一段元素的修改
格式
列表名[起始值:终点值]= 新元素
实例:
name = ['张琦' , '杨宝龙','阿宸', '黄泽鑫' ,'李圣伟','代睿辰']
print(name)
###列表名[下标]= 新元素
##name[2] = '李耀'
##print(name)
name[2:4] = "杨京宝",'宋小林'
print(name)
name1 = ['张琦' , '杨宝龙','阿宸', '黄泽鑫' ,'李圣伟','代睿辰']
print(name1)
name1[2:4] = '张迎秋'
print(name1)
1.4 列表元素的查询
index()方法
该方法得到的结果是该元素的下标
格式:
列表名.index(数据,起始值,终点值)
实例:
name = ['张琦' , '杨宝龙','阿宸', '黄泽鑫' ,'李圣伟','代睿辰']
print(name.index('代睿辰'))
print(name.index('李圣伟', 0 , 3))
count()方法
该方法时统计该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
格式:
列表名.count(数据)
实例:
grade = [99 , 98 , 97 , 88 , 88 , 76 , 60 , 60 ,60]
print(grade.count(60))
print(grade.count(50))
1.5 列表长度
len()
该函数统计列表长度
格式:
len(列表名)
实例:
grade = [99 , 98 , 97 , 88 , 88 , 76 , 60 , 60 ,60]
print(len(grade))
作业
1、列表
- 创建一个类似地铁线路的停站的列表;
- 地铁线路扩建,在最开始部分增加了两个站
- 地铁线路扩建,在第5个站后面增加了一个站
- 因第8个地铁站老旧,停止使用,在线路上删除此站
- 找出第3到8之间所有的站点
2、我现在想知道一个数据的类型时候应该使用__________。
3、列举出至少3点做法或者误区 –> 关于高效提问
4、简述Python中目前学习到的几种数据类型,分别为什么?
5、简述变量的命名规范有哪些
6、python的bool类型只有两个值为啥?
7、列表
7.1嘉宾名单:如果你可以邀请任何人一起共进晚餐(无论是在世的还是故去的),你会邀请哪些人?请创建一个列表,其中包含至少 3 个你想邀请的人;然后,使用这个列表打印消息,邀请这些人来与你共进晚餐。
7.2:你刚得知有位嘉宾无法赴约,因此需要另外邀请一位嘉宾。
以完成练习 7.1 时编写的程序为基础,在程序末尾添加一条 print 语句,指出哪
位嘉宾无法赴约。
修改嘉宾名单,将无法赴约的嘉宾的姓名替换为新邀请的嘉宾的姓名。
再次打印一系列消息,向名单中的每位嘉宾发出邀请。
7.3:你刚找到了一个更大的餐桌,可容纳更多的嘉宾。请想想你还想邀请哪三位嘉宾。
以完成练习 7.1 或练习 7.2 时编写的程序为基础,在程序末尾添加一条 print 语句,指出你找到了一个更大的餐桌。
使用 insert()将一位新嘉宾添加到名单开头。
使用 insert()将另一位新嘉宾添加到名单中间。
使用 append()将最后一位新嘉宾添加到名单末尾。
打印一系列消息,向名单中的每位嘉宾发出邀请。
7.4:你刚得知新购买的餐桌无法及时送达,因此只能邀请两位嘉宾。
以完成练习7.3 时编写的程序为基础,在程序末尾添加一行代码,打印一条你只
能邀请两位嘉宾共进晚餐的消息。
使用 pop()不断地删除名单中的嘉宾,直到只有两位嘉宾为止。每次从名单中弹出一位嘉宾时,都打印一条消息,让该嘉宾知悉你很抱歉,无法邀请他来共进晚餐。
对于余下的两位嘉宾中的每一位,都打印一条消息,指出他依然在受邀人之列。
使用 del 将最后两位嘉宾从名单中删除,让名单变成空的。打印该名单,核实程序结束时名单确实是空的。
8、变量的本质是什么?
9、元组
定义一个元组,保存10个同学的成绩,成绩安装降序进行保存到元组中
5.1 获得前三名的成绩
5.2 获得第5到第8名的成绩
5.3 获得第4跟第6的成绩
5.4 获得第9,第6以及第3的成绩
5.5 获得最高分以及最低分